家谱背后的故事之二
堂传孝友,家风久传
——容城县北城村孙氏家谱
孙居超是“容城三贤”之一孙奇逢的后人, 虽已客居北京十余年,但自幼受家风影响的他经常往返于北京与容城之间,致力于家族文化传承,他纂修递送的《容城孙氏族谱》成功入选此次家谱展十佳,让我们对他及他的家族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临近年根儿,我们联系上了孙居超,他恰巧刚从北京回到了老家北城村,北城村是孙奇逢的故里,紧挨着白洋淀火车站。我们赶到孙居超家时已是下午,他正和同学展纸研墨写春联,孙居超擅篆刻,好书法,也是从小时候看到族中的老人写春联开始产生兴趣的。把我们迎进门后孙居超指着案上的春联“续兼山堂传孝友,迁卫水家本金容”向我们娓娓道来孙奇逢淡泊名利、笃行仁义的一生。孙奇逢给子孙留下了《孝友堂家规》与《孝友堂家训》两部传家宝训,在孙居超家的东屋墙上挂着的“家规十八则”,则是《孝友堂家规》里边的经典内容,孙奇逢总结了十八句简短有力的为人处世方面的格言,孙居超指着墙上的十八则向我们一一讲解,“安贫以存士节,寡营以养廉耻”“择德以结婚姻,敦睦以联宗党”等内容勉励着孙氏后人,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。
孙居超是孙奇逢的十三世裔孙,虽然年纪不大,却一直在学习研究孙氏家学,搜集了许多关于孙氏族谱的文献资料, 2015年4月10日建成的孙奇逢纪念馆也倾注了孙居超不少的心血,傍晚时分我们来到纪念馆,推门的那一刻看着孙居超、他的妈妈和儿子携手的背影,家的感觉油然而生。当时的纪念馆在红色灯光及还未消融的积雪的掩映下,有了一种幻化出世的意境,馆内挂的18块展板,详述了孙奇逢待孝、拒仕、著学的传奇人生,许多内容都是孙居超废寝忘食整理出来的。
要知道,民族的文化植根于家庭,家是中国人塑造人格的重要场所,孙奇逢所立家规继承了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基因,对当代建设优良家风意义颇深。
安贫以存士节,寡营以养廉耻,洁室以妥先灵,斋躬以承祭祀,
既翕以协兄弟,好合以乐妻孥,择德以结婚姻,敦睦以联宗党,
隆师以教子孙,勿欺以交朋友,正色以对贤豪,含洪以容横逆,
守分以远衅隙,谨言以杜风波,暗修以淡声闻,好古以择趋避,
克勤以绝耽乐之蠹己,克俭以辨饥渴之害心。
——容城三贤之一的大儒孙奇逢制定的《家规十八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