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谱背后的故事
千百年来,人们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子孙,以文字佐证家族的存在、延续家族的血脉,这就是家谱。而家谱的背后,是一些人的默默奉献,他们为了修撰家谱要几次三番地登门拜访,问询情况,追根溯源,寻祖问宗,修家谱的过程正是家族之间的交流沟通,这不仅增进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,凝聚了人心,还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传承亲情教育,激发起对祖辈的敬意与怀念。
本文首发于《河北画报·画报雄安》2020年第02期
文\李 洋 摄影\周西娟
家谱背后的故事之五
家谱凝聚,血缘亲情
——安新县东堤村刘氏家谱
刘克建今年75岁,安新县端村镇东堤村人,他是安新县农信联社的退休职工,世代传承的刘氏家谱让他引以为豪。来到刘老爷子家中,他搬出了一个有年头儿的箱子,里面放了满满一箱家谱,翻看着历经百年沧桑的家谱,老爷子颇为感慨,也十分庆幸它们能在“文革”时幸运保存下来。据刘氏家谱上记载,其始祖为刘仁美,明朝自山西小兴州迁居安新端村,自此繁衍生息,至今已有二十余代人。家谱记载里能人辈出,尤为乾隆时期,族人中武举、武生、文生、庠生、禀生者众。
刘家老宅供奉家谱的供桌旁有副一直流传下来的对联——“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”,出自苏轼《三槐堂铭》的它诉说着刘氏家道久远的内涵。古人讲究忠孝传家,文章华古,刘克建打算将家谱传给他的儿子刘爱青,这些年来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,家谱里的家风故事已经根植其心,他会勇挑重担,将家谱一直默默地传承下去。
看着刘爱青父子俩围坐一起翻看家谱的画面,正是家谱传承最动人的诠释。
平台运营:淀之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编 辑:刘卫宁
1